朝阳剧场杂技

1 角力举鼎共争鸣

角力和举鼎均属于力技的范畴,杂技最先发展的是力技,表演者必须力量过人,要不就很难胜任。

朝阳剧场杂技

角力又称角抵,史书中介绍了宋闵公与臣下角力的情形。河北新密打虎亭东汉墓出土的壁画中,也有绘制角抵情形的。其实角力真正能够发展,还是得力于人们对黄帝的纪念。

中国流传着黄帝战蚩尤的故事,黄帝是中华儿女的祖先,所以全球华人又被称为“炎黄子孙”。黄帝在当时是一个氏族部落的首领,与蚩尤之战为他伟大的一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蚩尤是九黎族联盟的首领,管辖有81个小氏族,实力雄厚,而且相传九黎族人是兽身人首,能吃沙子、石头,会腾云驾雾,十分强悍。黄帝用了好多办法都无法制胜,且损失惨重。后来黄帝联合多个部落,调兵遣将,历尽艰辛,终于获胜,并杀死了蚩尤。为了庆祝这次战争的胜利,黄帝组织了一个节目。为模拟战争场面,有的士兵装扮成蚩尤的样子,戴上头上有角的假面具,两两相抵,情形十分热闹。为了纪念黄帝,每逢喜庆日子,人们便用这种形式庆祝。年复一年,这种游戏逐渐流传开来,特别是在古冀州一带,更为流行。

角抵,在民间又被称为“角抵戏”,在当时不管是军队还是庙堂祭祀都有角抵的影子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这样记载:蚩尤头上有角,在与黄帝战斗中,用角抵人,现在冀州发展为蚩尤戏。南北朝时期的学者任昉在《述异记》中写道:冀州有种娱乐节目,名叫蚩尤戏,那里的人们三三两两,头上戴着牛角相互抵斗……由此可见蚩尤戏的盛行。

举鼎,又被称为扛鼎,跟现代举重运动有相似之处。举鼎在公元前306年已属秦国的游戏范围。

秦汉之际的“乌获杠鼎”由此而来。而实际上,它的发展则可以向前追溯。据史料记载,孔子的父亲书梁纥,以臂力过人闻名,他曾用双手托住城门的千斤闸,可见力气过人。而同时期的狄虎和秦堇父也名噪一时。狄虎能把打车的轮子舞起来,而且花样繁多;秦堇父以爬布出名,他能蹬着从城楼上悬下的布索登城。当时人们崇尚力量,而且杂技项目太少,这就为举鼎这一杂技品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。据说孔子不但儒雅博学,同时也力能托关,可以将国门举起。举鼎不但需要表演者力气强大,而且需要一些技巧,它是很多杂技种类的雏形。朝阳剧场杂技订票 (文章来源:杂技史话)